本人最近在做一款鈴流模塊(可變頻輸出),有幾點問題頗為頭疼,望高手指點一二:
1 效率做不上去,大概達到80%左右,欲提高3-5個點;
2 頻率精度不夠,在低-常-高三溫狀態(tài)頻率漂移較大(大概在+-2Hz左右);
3 頻率產(chǎn)生電路以文氏振蕩器產(chǎn)生,此處有一個R&C搭配的問題頗為頭疼,R較大C較小或者C較大R較小均可達到預期頻率(F=2*3.14*RC),究竟該如何選取才能是電路工作狀態(tài)更穩(wěn)定
以上幾個問題本人現(xiàn)還沒有完全想通,望各路高手指點一二,不勝感激!
鈴流模塊!!!
全部回復(19)
正序查看
倒序查看
@tired
1、效率與整體輸出功率有關,如果只輸出3W,肯定做不到80%.2和3、頻率精度問題是要分析的,你的基準頻率是從文式電橋得到的,選用的電阻及電容在三溫狀態(tài)下的偏差是多大,這些理論偏差造成的基準頻率偏差有多大,基準頻率偏差了,輸出頻率是不是就變了?你使用的兩個電容在批量時的匹配也是個問題.究竟使用大C還是小C,是個工程性問題,什么容量范圍的電容溫度漂移比較小?
1.效率跟輸出功率有很大關系,我做的3W,效率不到60%,而75W,效率在86%以上.
2.鈴流的輸出頻率一般有2HZ的允許偏差,用文氏電橋可以達到,但精度不高,若采用其它方法,如單片機振蕩然后分頻,精度會高出許多,在高低溫狀態(tài)下頻率漂移也會比較小.若采用文氏電橋的方法產(chǎn)生正弦波基準,則要特別留意振蕩電容的精度及在三溫下的容值變化,它將直接引起輸出頻率變化.選用高精度的溫漂小的電容不失為一種非常簡便易行的好方法.
2.鈴流的輸出頻率一般有2HZ的允許偏差,用文氏電橋可以達到,但精度不高,若采用其它方法,如單片機振蕩然后分頻,精度會高出許多,在高低溫狀態(tài)下頻率漂移也會比較小.若采用文氏電橋的方法產(chǎn)生正弦波基準,則要特別留意振蕩電容的精度及在三溫下的容值變化,它將直接引起輸出頻率變化.選用高精度的溫漂小的電容不失為一種非常簡便易行的好方法.
0
回復
@tired
1、效率與整體輸出功率有關,如果只輸出3W,肯定做不到80%.2和3、頻率精度問題是要分析的,你的基準頻率是從文式電橋得到的,選用的電阻及電容在三溫狀態(tài)下的偏差是多大,這些理論偏差造成的基準頻率偏差有多大,基準頻率偏差了,輸出頻率是不是就變了?你使用的兩個電容在批量時的匹配也是個問題.究竟使用大C還是小C,是個工程性問題,什么容量范圍的電容溫度漂移比較小?
1.效率跟輸出功率有很大關系,我做的3W,效率不到60%,而75W,效率在86%以上.
2.鈴流的輸出頻率一般有2HZ的允許偏差,用文氏電橋可以達到,但精度不高,若采用其它方法,如單片機振蕩然后分頻,精度會高出許多,在高低溫狀態(tài)下頻率漂移也會比較小.若采用文氏電橋的方法產(chǎn)生正弦波基準,則要特別留意振蕩電容的精度及在三溫下的容值變化,它將直接引起輸出頻率變化.選用高精度的溫漂小的電容不失為一種非常簡便易行的好方法.
2.鈴流的輸出頻率一般有2HZ的允許偏差,用文氏電橋可以達到,但精度不高,若采用其它方法,如單片機振蕩然后分頻,精度會高出許多,在高低溫狀態(tài)下頻率漂移也會比較小.若采用文氏電橋的方法產(chǎn)生正弦波基準,則要特別留意振蕩電容的精度及在三溫下的容值變化,它將直接引起輸出頻率變化.選用高精度的溫漂小的電容不失為一種非常簡便易行的好方法.
0
回復
@tired
1、效率與整體輸出功率有關,如果只輸出3W,肯定做不到80%.2和3、頻率精度問題是要分析的,你的基準頻率是從文式電橋得到的,選用的電阻及電容在三溫狀態(tài)下的偏差是多大,這些理論偏差造成的基準頻率偏差有多大,基準頻率偏差了,輸出頻率是不是就變了?你使用的兩個電容在批量時的匹配也是個問題.究竟使用大C還是小C,是個工程性問題,什么容量范圍的電容溫度漂移比較小?
1 我的輸出功率為40W(頻率為17.5HZ,20HZ,25HZ,50HZ可調(diào)0,輸出電壓為65VAC-95VAC連續(xù)可調(diào);
2 電阻選用為+-1%的精度,而電容就是+-10%(X7R材質(zhì))的了,驗證為基準在三溫時有了漂移;
2 電阻選用為+-1%的精度,而電容就是+-10%(X7R材質(zhì))的了,驗證為基準在三溫時有了漂移;
0
回復